支持機構
HSBC_MASTERBRAND_TC_ENG_MYingHei_RGB_ARTWORK
計劃伙伴
bec-logo HKCSS_new_logo PSL_chi+eng+HKU

傳媒報導

林維峯教授訪問(一): 目標8 - 體面工作及經濟增長

5月 10日 2021年

「滙豐營商新動力」獎勵計劃一直致力為香港中小企營商期間,實踐對社會及環境負責任的可持續營商手法,提高競爭力及生產力,「目標8:體面工作及經濟增長」是今年兩大目標之一,香港大學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總監林維峯教授指出,提及可持續發展時,一般認為與環保有關,目標8正是清晰說明經濟發展亦是可持續發展的主軸之一。經濟發展並非一般所說的賺取更多金錢、建設更多高樓,而是建基在體面工作,人們在工作中得到滿足感,以及體現自己的目標,從而令社會更加包容及公平。

 

林教授認為,香港中小企大多陷入一個思維局限,認為公司規模細、資源不多,最重要是「搵食」,可持續發展應在飛黃騰達後、或由大公司執行。事實上,只要管理層由企業業務及細節出發,思考更多可能性,將帶來大量互惠互利。他舉例,香港一間位於新界西北的地產代理公司,認為婦女因照顧家庭而無法全職工作,應賦予她們更多機會發展事業,聘請地產經紀時未必選擇大學生或年輕人,而是為婦女提供工作機會。公司的經驗發現,「師奶」並非想賺大錢,而是在子女上學後、空閒數小時做自己想做的事,她們熟悉區內環境,加上獨有的社交網絡、細心介紹,正可運用其強項為客人推薦樓盤。

 

至於如何令社會更包容,林教授認為,企業可考慮融合就業的可能性,例如洗衣店的工作步驟重覆,普通人或會覺得辛苦,而部分自閉症人士十分忠誠及專注,正好適合相關工作。除此之外,老闆或會擔心聘請輪椅人士要重建辦公室,但有時只需改變設定就可做到,管理層不應有偏見,擔心麻煩而卻步。

 

他指出,企業管理層應清楚認知,體面工作與公司發展並非對立面,不應怕「蝕底」,而是思考更多方法,令兩者相輔相成,更可提高員工生產力。一些低成本的行為未必需要付出大量金錢,但可發揮更大效果,例如獎勵、關心員工,舉行生日會,為他們規劃事業發展,更可從中帶來工作滿足感。他更指,中小企員工人數較少,可作彈性安排,執行上會比大公司更見效,例如員工有意進修,大公司只能透過政策申請相關計劃,中小企就可提供彈性上班時間等,靈活應對員工需要。

 

林教授表示,體面工作其中一個要點是達至Work-Life Balance。據他了解,香港有中小企致力為員工提供良好職場文化,包括不設超時工作(OT),員工下班後可陪伴家人,不會認為工作只是被老闆壓榨,而是生活的一部分,從中建立歸屬感。去年香港爆發新冠肺炎疫情,為員工提供在家工作機會也是實踐目標的方式之一,當公司需要員工「行多一步」,相信亦樂意配合。

 

他又指,多年來接觸的中小企很多有心實踐體面工作的目標,但不知如何執行,滙豐營商新動力計劃正是一個平台,讓企業之間互相學習、傳遞知識,提供更多意念,借鑑他人經驗,一同朝體面工作及經濟增長相輔相成的目標出發。

Resized DSC01329
Resized DSC01330
Resized DSC01335
Resized DSC01336